那么應該怎樣來應對這個問題呢,首先應從低溫下油漆慢干的原因開始分析。
溶劑型油漆的干燥主要分兩個過程:一是溶劑揮發(fā),二是組份之間的交聯(lián)反應。這兩個過程都需要吸收能量,因此受溫度的影響很大。
一般來說,25度左右(20-30度)是油漆施工的理想溫度,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油漆的施工性能比較穩(wěn)定。超過30度屬高溫區(qū),低于20度則屬于低溫區(qū)。在低溫區(qū)中,10-20度的條件還算勉強,而10度以下的施工條件就算比較惡劣了,特別是接近零度時,油漆的反應已經相當的慢,所以要盡量避免這樣的施工條件。
低溫慢干時施工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冬季施工時,由于市場的需要,很多時候家具廠的生產往往被銷售所牽制,因為有些廠一年到頭,盼的就是這個旺季,所以為了多出貨,常常會不顧實際情況,違背客觀規(guī)律,通過一些不科學、不嚴謹的方法企圖人為地縮短家具涂裝工序的周期。比如說底層未干透就勉強打磨重涂;自己在體系中加入催干劑;不按油漆供應商的要求配套相應的固化劑而自選快干的固化劑配套;自作主張在固化劑中兌入其他的快干固化劑;不按要求的固化劑配比,人為地加大固化劑比例等等。有些油漆供應商為了迎合家具廠的底漆快干好打磨的要求,在沒有調快體系的情況下,一味地加多打磨粉,這樣的底漆在漆膜并沒有干透的時候就可以打磨,從而給施工人員造成誤導。
以上不規(guī)范的操作都是危險的操作行為,形成很大的質量隱患:不配套固化劑或加大固化劑比例,會影響漆膜的透明度,并可能引起油漆漆膜硬脆、容易泛白、爆裂、離層等;由于底層干不透,面涂之后,輕則可能出現(xiàn)咬底、漆膜收縮、起皺、硬度不夠、包裝時出現(xiàn)壓痕、劃痕,重則在家具包裝出售后漆膜出現(xiàn)發(fā)白、離層、龜裂等問題。
從油漆配方上解決低溫慢干問題的局限性
從理論上說,通過調整油漆產品的配方來避免油漆在低溫條件下慢干的問題是可以的。比如說選擇快干的樹脂和固化劑、添加催干劑、選用揮發(fā)快的溶劑等等,可以使油漆在低溫條件下保持比較快的干燥速度。
但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也就是說通過配方調整并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油漆的性能不是孤立的,不同性能之間是互相關聯(lián),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在改善某一方面的性能時會同時影響其它性能,所以不能把某個性能做得太極端,否則必然會有其它的性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從而造成質量隱患。比如說,極端的快干可能會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交聯(lián)反應過快,使油漆配合后的可使用時間太短,施工極為不便;其次,施工時流平性差,漆面容易出現(xiàn)皺紋;第三,漆膜干透后硬脆,可能出現(xiàn)龜裂、離層、發(fā)白等質量問題。前兩個問題一般在施工時就可以看到,造成的影響面可能相對較小,而第三個問題當場往往看不到,要等到家具做好后才開始慢慢表現(xiàn)出來,甚至要等到家具在天氣條件惡劣的環(huán)境中(如干寒地區(qū))才能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話,造成的損失可能就會相當大,對有些企業(yè)甚至可能是致命性的影響。
合理的解決方法
從以上分析來看,要解決低溫慢干的問題,不能單純地依靠調整油漆配方來極端地提高油漆的干燥速度,而是要通過調整油漆干速和改善施工環(huán)境的條件兩個方面來加以解決。使用冬季配方,改善油漆干速,如果還達不到家具廠的出貨要求的話,那就要在施工場地采用諸如紅外燈照射、暖氣管等加溫措施適當提高環(huán)境溫度,雙管齊下,才是解決問題的理想方法。
出口家具廠商尤其要特別注意
油漆涂料低溫慢干的問題,對于做出口單的家具企業(yè)來說尤其要注意,因為面對的是全球市場,產品運送到世界各地,而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氣候條件相差非常大,特別是像俄羅斯、加拿大等天氣非常寒冷的地方,冬天室內外溫差非常大,這對油漆和施工的要求就更高。它需要家具企業(yè)在噴涂過程中選擇質量好的油漆,不能因為表面成本而選擇所謂的低價油漆,也不能認為冬天時越快干的油漆就越好。如果在施工中不注意這些問題,或者說油漆質量不是特別過硬,那么在產品銷往這些地區(qū)以后,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時間一久,油漆表層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就可能在經銷商和消費者那里留下非常惡劣的影響,家具廠本身也會蒙受很大的損失。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就需要涂料企業(yè)的認真和謹慎。首先在設計配方時,堅持科學、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則,平衡好各方面的性能,不片面的追求某方面的性能而忽略其它性能;在確定配方前,要通過大量的模擬實驗,在實驗室模擬各種惡劣條件,考察油漆的適應能力;在投入市場前,還要去現(xiàn)場實驗,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